以人为先,BSI为拜耳作物科学颁发中国区首张ISO45003认证证书
3发布于 1个月前 (12-29)
杭州2022年12月28日 /100医药/ -- 近日,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 BSI 专家团队多轮严格审核,荣获了 BSI 颁发的中国区首张 ISO 45003 工作中的心理健康与安全认证证书。 图左: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
阅读(12)赞 (0)
发布于 1个月前 (12-29)
杭州2022年12月28日 /100医药/ -- 近日,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 BSI 专家团队多轮严格审核,荣获了 BSI 颁发的中国区首张 ISO 45003 工作中的心理健康与安全认证证书。 图左: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
阅读(12)赞 (0)
发布于 7个月前 (07-12)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虫作物生态安全评价与利用创新团队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lants, People, Planet》在线发表了题为“Unintended changes in transgenic maize
阅读(24)赞 (0)
发布于 9个月前 (05-18)
我国唯一的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黑龙江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近日完成了改扩建工程,种质资源保存容量从8万份提升到20万份,保存能力大大提升。这对保护我国寒地作物种质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寒地作物种
阅读(19)赞 (0)
发布于 10个月前 (04-09)
作物驯化主要针对某一种植物进行人工选择、改良和提高,以培育更符合人类需求的新品种;物种演化则通过驱动某一个类群或一个系统的形态或性状的动态变化产生新的物种,解析和利用植物进化发育演化规律有望创造全新作物。茎尖分生组织干细胞是植物地上部分形态
阅读(15)赞 (0)
发布于 11个月前 (03-02)
作物种子包壳性状的丧失是作物穗型驯化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事件。作物野生种通过携带的包壳性状抵御外界的侵袭,进而保证自身的繁衍,然而这种包壳性状极大地不方便人工或机械化的种子脱粒、加工和播种过程,因此被人类选择成不包壳(裸粒)的性状。高粱是
阅读(28)赞 (0)
发布于 12个月前 (02-10)
作物的磷效率主要分为吸收效率 (PAE) 和利用效率 (PUE)。其中,PAE指作物从土壤中获取磷素的能力,其分子机制已得到深入解析;PUE则是由磷素吸收、转运、分配、同化、周转/再分配、生长发育响应等多个过程共同决定的复杂性状。其中
阅读(45)赞 (0)
发布于 12个月前 (02-04)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园艺林学学院别之龙教授课题组在葫芦科作物发根体系和砧穗互作方面的研究成果以“An efficient root transformation system for CRISPR/Cas9-b
阅读(59)赞 (0)